節(jié)假日期間,不少車友們都會選擇自駕游或者長途旅行。在出行之前,我們一定要做好車輛的檢查,以免在路上出現(xiàn)行車故障。那么我們應該檢查哪些事項呢?以下筆者就為你詳細道來。
剎車系統(tǒng)無疑是最重要的檢查項目。通常我們需要打開發(fā)動機蓋檢查剎車油是否減少或者滲漏。另外也可以深踩幾腳剎車,感覺剎車腳感以及制動效果是否跟平常一致。另外倘若剎車油較久沒更換,還需要到專業(yè)維修店或者4S店進行檢查剎車油含水量,以此判斷剎車油是否需要更換。
輪胎作為汽車唯一的接觸地面的部件,它直接影響著行車安全。通常我們需要檢查輪胎有沒有鼓包以及胎壓是否正常。通常胎壓一般是2.3bar左右(具體原廠建議胎壓可以在車輛B柱位置查看)。
另外我們需要檢查輪胎磨損程度,查看胎面損耗是否接近磨損標記。所以品牌的輪胎都會在胎面溝槽底部設置一個磨損標記。一般轎車輪胎的磨損標記高度為1.6mm。
有的車主認為只要輪胎沒破,即使輪胎花紋快磨光了仍繼續(xù)用。但這樣的輪胎其實是十分危險的,特別是在濕滑路面,輪胎的排水性能大幅下降,很容易會導致車輛失控。
需要注意的是輪胎的使用年限通常在5年左右,輪胎就會開始老化,因此即使輪胎損耗還沒到磨損標記,但只要超過5年年限,都應該要更換輪胎。
檢查完四條輪胎,我們還要檢查備胎是否夠氣。這樣即使在途中遇到輪胎漏氣等情況時也能有效應對。
檢查機油是一項簡單快捷的工作。我們只需要拔出機油尺就能看到機油量是否足夠。倘若機油減少,那么在出發(fā)前應當補充機油到足夠的上限位置。另外如果車輛存在燒機油的狀況,那么應當隨車備一瓶機油,以備不時執(zhí)行。
檢查冷卻液同樣是非常簡單,防凍液備用箱通常都在比較明顯的位置,我們只需要查看防凍液的液面高度是否處于最高位即Max線以及最低位Min線之間。如果防凍液液面在Min線之下,則應及時補充冷卻液。
很多車友對于雨刮不是很重視,但如果雨刷不能很好的工作,那么在雨天將給行車帶來極大的危險。通常車主們要注意雨刮在工作中是否出現(xiàn)震動和異響,以及刮水支桿是否存在擺動不均勻或漏刮的現(xiàn)象。另外雨刮的更換周期一般是一年左右,車主們可不要省這點小錢啦。
車輛燈光以及空調系統(tǒng)對于行車安全及舒適度同樣事關重大。在出行前我們只需要每一項燈光都打開檢查一遍。另外空調系統(tǒng)也是如此,我們只需要檢查制冷制熱是否正常。如果冷媒長時間沒有添加,那么應當?shù)骄S修店或者4S店添加。
各位車友倘若在出行前以及駕駛時做到以上幾點,那么駕駛安全將會常伴你身邊。祝大家都有一個愉快的旅程。